最近到過秦國曼谷 Blue Elephant Cooking School 兩次, 第一次在2017年的5月, 跟他們上了大半天的私人料理班課程, 學了如何掌握椰漿的烹調方式, 當然還有一些較為冷門的秦國菜. 其實這些年來每隔幾個月便會到秦國旅遊一次, 但一直都沒有到過Blue Elephant, 可能是感覺太touristy, 太老外吧. But wait wait wait, 我自己何防不是一個遊客, 一個老外呢?
自從在5月到過Blue Elephant之後, 觀感大大的改變了. 而經過他們的悉心安排下, 我在2017年的9月再飛到曼谷, 跟他們學了三款古代的秦國食品, 而最特別的就是這三款食品都是跟葡萄牙有淵源, 據說是在1656年從葡萄牙傳入到當時的Siam ( 暹羅 ).
先講講歷史吧! King Narai 是當時暹羅的王帝, 在他在位期間 ( 1656 – 1688), 他努力的去建立外交關係, 更加雇傭了當時的一位希臘籍探險家Constantine Phanlkon 專責外關問題, 深受King Narai的信任和愛載, 經常的自由出入皇宮. 而Phanlkon 後來娶了一名叫 Marie Guyomar de Pinha 的葡萄牙女子, Marie精湛的廚藝深得王帝及宮廷上上下下的讚賞, 就是她將椰漿, 雞蛋, 牛油和麵粉引入到秦國料理, 成為秦國宮廷的精緻美食, 而我今次就學了Kanom Mor Kaeng Tua, 咖哩酥 和 Kao Niew Sangkaya 三款跟葡萄牙有淵源的菜式, 真的是大開眼界.
( 好了! 我用了2小時在網上做的有關資料搜集用以上幾句文字便sum up 了. 如果想聽多一些, 下次上我cooking class 時歡迎問我啊! )
所以這3款食物並不在Blue Elephant的料理班內容裏, 當我向Blue Elephant的創辦人Chef Nooror提出有關查詢時, 她毫不考慮便答應了我的要求, 而且更安排了行政總廚 Chef Chalermpol 和料理學校的首席導師Chef Channon負責教我.
今次到Blue Elephant 上堂真的是獲益良多, 不但使我更明白澳葡菜的源頭和演變過程, 在烹飪的技術層面上我有更深入的體會, 例如接觸到秦國人用蓮藕粉來做酥皮的方法, 我也打算用這方式去創作一些新派澳葡料理. 課堂的尾聲時, 我跟Chef Pol 說我會回到香港後努力的練習搓皮, 幾個月後再回曼谷跟他請教. 哈哈, 又找了一個justified 藉口去旅遊了.
題外話: 我可能太過專心上堂, 所以沒有拍太多的照片. 是我開始改變了嗎?不過我仍然是非常喜歡跟每一位同學和粉絲集郵的. 學習是never ending 的, 雖然我是一名料理導師, 但我是不會停滯在這個階段. 太多的東西和事物還在等待著我去學習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