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鹹蝦燦」及「 麻甩佬」兩詞都是令香港女生敬而遠之的「名詞」,但對我而言,是何等直接、沒有花巧的形容詞。愛吃的我在網絡上尋找美食之餘也會尋找美食的資料,包括食物的生長地、特性及其烹調技巧。
身為老師的我,深深明白到自己懂的事並非就能懂得教授別人。我在想,究竟怎樣的人才能真正使我理解烹調的箇中真諦? 直到遇上John,一個不在食物擺盤上取巧,只在味道中追求材料的元素,更是從回憶家人及兒時的第一口味道去追求,這正是我追隨他去西葡美食之旅的原因。另外,他致力推動家鄉的葡國菜,亦使我想到很多香港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偉大言論,真的令人匪夷所思。
接著就是西葡美食之旅,一個真正熱血的暖男,無論從構思到實行都使我深深感受到追求理想的熱情,最重要是現代人缺少的「不忘本」,他是從嫲嫲的家庭料理菜作起步,再處理食譜。從Cooking School 小班教學,現在學生人數之多,跟著推動澳葡美食文化衝出香港,到現在寫書分享,但仍然堅持以個人味道及對澳葡菜認知為起點,不作商品為亮點,是他對澳葡菜回憶為故事的食譜,由一個愛家庭、愛國的料理老師親手執筆,這是一本愛國愛家愛味道的窩心書籍,每人都應該從中找回自己忘了的身份、國籍、家庭及味道。所以「鹹蝦燦」遠比「混血兒」來得直接,現代人太表面亦太冷漠,從John的理念中找回真我及暖流,最重要是有意思的美食!
美食不單止是「色、香、味」,更應該有「根、心、情」的存在,才是完美的美食之旅。